劳模工匠话共富|正方集团党委书记陈勇媒体访谈录

新闻来源:浙江建筑业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-07-28

323日上午10时至11时,金华市劳动模范,浙江正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工会主席陈勇做客金华广播FM104.4《金广对话》,接受“劳模工匠话共富”节目专访,访谈内容引发集团内外高度关注和好评。因内容较多,请大家耐心阅读,我们也将访谈全程视频收录于此。

如果您是正方的“老员工”,我们希望此访谈能让您重拾往昔英雄之气概,传承和发扬好正方人的优秀精神与品质;如果您是正方的“新员工”,我们希望您能了解正方的发展历史,轻装上阵,与我们共同创造辉煌的明日正方。

主持人:

前段时间,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婺城区2021年度建筑业企业综合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的获奖单位,表彰区属企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,不断创新经营理念,强化内部管理,加快转型发展,认真履行纳税义务,为加快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在六大类表彰荣誉中,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等“正方”企业高频上榜。优质的企业自然需要优秀的领头人。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金华市劳动模范,浙江正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工会主席陈勇做客直播间,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正方。陈书记好!

陈勇:主持人好!听众朋友们,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!

主持人:您是正方集团的创始人之一,能不能跟我们回忆回忆当时的情况?

陈勇:正方公司的前身金华县交通局下属交通工程队有30年的历史。92年正式成立公司,当时是三级资质。成立公司第一个挑战的项目就是当时金华最大的公铁立交桥——白龙桥立交桥,造价3070万。这个项目开创了我们正方的发展历史,该工程获“双龙杯”“交通杯”,它的成功带给我们一个好牌子、一个好团队、一个好基础。也正是这个项目的成功,为我们资质顺利由三级升二级奠定了良好基础。这个过程必须要感恩一个人,就是当时的交通局长——陈根长,是他力排众议,冒着一旦做不好就要被撤职的风险,把项目交给我们,也是他,出面帮我们从上海请来关键技术骨干。他为这个项目倾尽心力,在工程通车典礼的当天下午就住院了。

96年,我们交通工程公司和工程所合并,一个是企业编制、一个是事业编制,实行“一套班子、两块牌子、两种编制”。这时,迎来了我们企业发展历史上最重要领导人——徐伟星,他是工程所所长、兼任交通工程公司经理。他是临危受命,当时整个公司只剩衢州一个600万的石拱桥项目。他来了之后,通过三个关键举措,迅速改变局面。一是抓业务,96年底连中三标——在磐安、兰溪、浦江分别拿到了工程项目,当年实现产值和利润创历史新高;二是抓机制,实施企业、事业双向选择、重新上岗;三是抓管理,实施岗位聘任制、设立岗位工资、项目经理责任制等改革,大大提升了团队活力。

98年,是我们正方历史上的“九八危机”。随着第一波交通工程热潮退去,我们面临三大生存危机:一是靠吃“二锅头”过日子。这个“二锅头”可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白酒 ,而是指我们做工程二包,因为自己没有业务,只能从别人那里分点活来做,而且不做不行,不做不仅面临“吃饭”的问题,还影响团队的稳定;二是企业严重亏损;三是企业面临被兼并的风险。面临这么多的困难,我们徐总不服输,在县兼并工作组会议上慷慨陈词,力表决心,总算规避了被兼并的风险。

这一年,用我们徐总的话来讲,就是“无形胜于有形”。困境激发我们的斗志,我们提出“干人家的工程、创自己的品牌”,团队凝聚力、战斗力空前,真正铸就了自强的精神和将来必定能超过别人的决心。困境还触发了我们的思考,“共同致富”的理念就是在当时形成的。徐总经常和团队分享交流“夫妻店”的故事。当时公司办公楼一楼有一家夫妻餐饮店,夫妻俩从早上的早餐到晚上的夜宵,每天营业不少于20小时,能够休息的时间很短,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大的工作动力?答案很简单,因为他们有“共同致富”的目标。一个家庭如此,一家企业也是如此。“夫妻店”引发我们的思考:只有“共谋发展”才能“共享成功”,实现共同致富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思考,才生发了我们后来的战略规划、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。

2000年,我们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革,从此走上了企业发展的康庄大道。经过20多年发展,企业现有员工1500多人,集建筑、地产后服务、金融投资、农业发展产业于一体,下辖子公司8家、分(子)公司26家(包括拌合中心),年产值50多亿元。其中:

“路桥建筑”产业拥有1个总承包特级资质(金华地区唯一一家、省内民营企业第一家)、6个国家一级资质(含桥梁、路面、路基、隧道、市政、房建),还集港航、安全设施、养护、园林绿化等多项施工资质于一体,业务遍布全国各地,承建的代表工程有盐城高速、广南高速、杭金衢、金丽温、杭州湾跨海大桥、台州湾跨海大桥、金华双龙与八一南街改造、金虹桥等。

“地产后服务”产业创建了“八心”云社区的服务模式,颠覆传统的服务理念,引领未来社区发展潮流,开创房地产后服务时代。短短三年时间内,正方物业拓展服务面积达400多万方,服务楼盘近40个(如新都会、紫郡山庄、江南悦府等)。

“金融投资”产业秉承“专业引领创新,合规实现发展”的经营理念,立足集团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领域,开展私募股权投资、私募证券投资和供应链金融业务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。

“农业发展”产业(正方米法)建有东北五常、榆树、柳河、浙江千岛湖等基地,只做当年新米,粗加工,保留糊粉层,确保所有产品货架期不超过60天。大米通过出口欧盟SGS专业检测,确保顾客饭桌上的每一颗米都是新鲜、健康、安全的。

主持人:改制是不是面临很多的难题?

陈勇:从很多社会现象上看确实会有很多难题,但我们正方的改制,倒没那么难。因为我们领导团队意识很端正。我印象很深的是,徐总让我负责资产评估,并交代我,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,可让。这就跟社会上很多做法不一样,多数企业都会希望把资产评估得便宜点,但我们徐总说,我们要寻找的是一条长远的发展道路,而不是占点眼前的便宜。在股权设置上,我们也没有搞控股,而是秉承“共谋发展、共同致富”的核心理念,鼓励全员入股,且尽量给团队多留出空间。我记得,徐总那时的持股比例是15%,我是9%,还有其他2位创始人,也都不超过6%。当时社会上戏称,正方清洁工阿姨都是有股份的。我们当时就是放开让大家入,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入,完全不设限。短短一个月,我们募集了1300万。那一个月,小小金华城里,到处都是我们正方人在筹钱的身影。有的人,是背着身家性命把钱投进来与正方共发展的。

概括我们正方改制的三个特点:规范彻底、起点高、效果好。“规范彻底”,就是一次性买断工龄,没有员工闹事,没有一个员工下岗;“起点高”,指的是按省上市股份公司标准设立;“效果好”,共谋发展、融资强身、聚才创业初衷实现得好。2002年,全国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,正方的改制模式被作为成功案例分享,被浙江交通报头版整版宣传,称为“正方模式”,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
主持人:感觉当时背后有悬崖,前面有光,你们都是追光者。都说卓越的眼光是企业发展的指明灯,你们在公司改制后为什么就毅然决定投资路面工程呢?

陈勇:前面我讲98危机”。经过那次危机,我们明确意识到:要找到一个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思路和目标。99年,我们制定了第一个三年发展战略,要挑战三大目标:一是实施改制;二是资质升一级;三是立足主业、介入新业。那么,怎样才能在主业上更好地立足呢?当时,市场上基本还都是水泥路。浙江只有一条宁波到上海的高速公路尝试了沥青路面,还是一个失败的案例。99年,徐总去美国考察,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几乎全部都是黑色路面,沥青路面具有施工速度快,易修复的优势,不像水泥路这样敲敲打打。难的是它投入大、技术要求高。但我们预判“白改黑”是未来交通建设的大势所趋,是企业发展的出路,特别值得正方去拼、去闯,所以2000年毅然决定设立路面公司。实践证明,我们当时的决策是明智的,路面公司当年就实现了赢利,而且保持了在之后20几年的发展中持续赢利,不仅确立了行业前列地位,也为“拓展新业”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主持人:当时你们看准了发展方向,就需要设备,但是资金缺口成了企业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您是财务出身,所以您的压力是不是特别大?

陈勇:要说压力,当时也不是只有财务上的压力,大家压力都很大。我们决定投资路面,面临“四个无”,即无资金、无设备、无专业人才、无业绩。在“四无”状态下迅速作出投资决策,确实需要勇气。但当时我们居然毫不迟疑!2月份开展市场调查,3月份决策,并到北京谈设备,4月份组建路面公司,人才到位,5月份设备安装,6月份动工,行动非常高效!在这个过程中,压力最大的不是我,而是我们徐总,为拿到业务,背水一战!投资第一仗就必须要拿下一个标。当时,湖州有一个项目可以争取。我们在湖州项目没招标以前,就把拌合楼建到了那里,以一流的设备达到“先声夺人”的效果。招标第一天,我们商务标报价得了第二名,综合标打分要第二天才出来。这一晚,我们徐总睁眼到天明,如果投标不中,怎么面对前期投入?其中的滋味或许连我都无法完全体会。所幸,第二天综合标打分出来,我们是第一名,那种喜悦,真是语言无法形容。创业过程,就是靠这样一步一步拼搏出来的!

投资路面第一年预算4000多万元,连续投资三年,这在当时,确实压力挺大,但好在聚焦。让我感觉资金压力最大的是投资房地产项目的时候。大家都知道,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,资金需求量与投资路面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投资房地产后,我们在金华做了两个项目,第一个是蓝湾国际花园,第二个是蓝湾上林院,都是地标性的精品!当时,还难在既要投资房地产,主业投资又要持续,还要进行产业园建设投入,多线作战,极为煎熬!白头发也就越来越多……

主持人:您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和业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,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下?

陈勇:施工企业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、规范经营管理比较困难,资金及材料等难以集中统一,特别是随着业务发展,难度更大。模式主要内容有:

建设以财务为核心的合规性内控体系,提出预算的企业文化——把全面预算的自觉性、责任性、全局性转化成企业文化,循环监督,“事后消防”转变为“前瞻把控”;划小核算单位,建立内部市场,加强部门“协同”效应;资金及材料采购统一、集中,建立企业资金平衡、主材料采购管理的操作平台;从项目部的核算员到子公司的财务经理,全部集中到集团财务总监一条线垂直管理、严格考核,从而造就了一支个个都是精兵强将的财务队伍,公司仅高级会计师就有6位。

主持人:有句话是“战略的本质不是根据现有资源和能力定目标,而是根据目标来创造资源。”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呢?

陈勇:这句话我经常引用,并对此深有感悟。我们正方从发展之初的几十人,到现在的1500人,资产从几十万发展到百亿规模,施工资质从三级到总承包特级,产业从单一路桥产业到多产业齐头并进,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果。总结获取这些成果的关键,得益于战略指引,得益于根据目标来创造资源。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路面投资,如果仅从“四无”现实状况出发,那想都不敢想,还哪来的行动?但从战略目标出发,思维、行动就完全不一样了,事实也证明,从战略目标出发,是可以从无到有,是可以创造奇迹的。在正方发展历史上,这种奇迹不胜枚举。比如资质申报,99战略明确申报总承包一级资质,2004年,我们如愿取得资质,当时是金华唯一一家。一家县级二级民营施工企业,申报国家总承包一级资质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但在该目标指引下,我们“高起点、高目标”挑战实施金丽温九标项目,奠定业绩基础;给出比总经理更高的待遇全国广招人才,充实团队。一点一滴地积累,直至目标实现。包括去年的特级资质,按当时既有条件,距离各项评定标准都差距甚远。但我们认识到,“特级资质”是我们突破发展的必要条件。为了发展,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。经过团队的上下努力,终于在去年得偿所愿。原区委书记蔡艳也特来企揭牌祝贺。

在我们正方人眼里,资源能力都具备就不是挑战!我们通常讲“谋其上上取其上”。徐总经常讲,“万物以意为决”,意识决定行动,行动决定结果。制定战略目标的意义在于明确我们自己的“意”,清晰自己的目标,坚定自己的决心,有了目标和决心,就能创造奇迹。

主持人:企业发展中最不缺的就是问题。您所面对的,除了经营上资源配置的难题之外,管理中难免还有很多的疑难杂症。您经常讲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您曾经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?怎么破解?

陈勇: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办法是想出来的,想办法才会有办法。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与人的智慧相比,问题总是渺小的。这样去想,有一个明显的好处,就是内心顿时就有力量了。如果不这样去想,在问题面前就会望而却步,就会退缩。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特别是对于我来说,真的是我保持积极心态的法宝。

要说最大的难题,很难界定,就说说我印象比较深的吧。我们正方要么不做,要做就要做到卓越,而且说到做到、诚信是我们的底色,对于创业不久的企业,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。就像主持人刚才说的,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压力。我自始至终,不断探索、不放弃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说服,开出建筑行业全省第一张银行承兑汇票。至今20多年了,从未拖欠一分利息、从未发生一笔融资逾期,由于银企互信度极高,相互认可度非常好,不仅保证金逐步下降,又开创性地使用商业承兑汇票。企业融资很好地支持了业务发展,融资成本又变得更低。我也获得“全省第一届优秀总会计师”称号,也是第一批考评相结合的高级会计师。

主持人:您曾经发表过的一篇论文,里面说“发展”是企业的第一要务,能否展开向我们介绍一下?

陈勇:“发展是硬道理”验证了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。正方的发展实践也证明:发展是民营企业的第一要务,发展是民营企业的硬目标。

“发展”是企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,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。特别是民营企业,必须要有“强烈”的发展意识,本着艰苦创业的执著之心一步步往前迈进。

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要靠“发展”来解决。问题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,有问题不可怕,没必要回避也无法回避,积极地、乐观地去解决,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。

认真解决员工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“发展”的重中之重。“发展”是广大员工的共同需求和愿望。企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广大员工,员工的收入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增长,员工的工作、生活环境要不断改善,个人素质要得到全面提高,个人能力要得到充分发挥。

企业与国家一样,永远面临着问题。没有发展,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富裕就失去可能。中国2025年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,2035年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这就意味着今后15年,GDP总量、人均GDP都要翻一番,没有发展,就没法改革。

主持人:企业发展绕不开企业文化,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下正方的企业文化?

陈勇:说起企业文化,我可以很自豪地说,我们正方是家有文化的企业。20182月,我们发布了《正方文化价值体系大纲》,这是立足正方二十多年创业发展史的文化总结,也是面向未来发展,提炼形成的一整套企业文化价值体系,反映了全体正方人的共同信念,是我们规划战略、经营业务、管理企业、带领团队、开拓发展的方针路线和基本准则,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思想基础与价值规范,是指引和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力量之源。我们正方的使命是“共创平台、共谋发展、共享成功”,与“共同富裕”高度契合。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“正正方方诚信做人,方方正正卓越做事”,文字很普通,但内涵很丰富。做人要诚信,做事要卓越是我们正方的根本点。我们还梳理了十大人生观、十大经营观,在社会上不少人看来,正方这个企业有点“另类”,这是因为正方永远把品牌、形象放在第一位,把追求利润放在其后。欢迎主持人、观众朋友们来正方交流、互动。

主持人: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企业文化,企业员工才能“心往一处去,劲往一处使”。听说在正方集团您有3个昵称,同事们喜欢称呼您为“老头子”“无胆英雄”“后勤部长”。这当中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吗?为什么会有这三个昵称?

陈勇:“老头子”,其实你看我形象就能知道了。我头发白得比同龄人要早一些、多一些,所以在四十来岁就有人叫我“老头子”了。刚开始,他们背着我叫,他们嘴里的“老头子”是谁,他们知道我不知道。后来有人告诉我了,原来他们嘴里的“老头子”是我,我照了照镜子,也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称呼。我把它理解为他们对我的关爱,表达的是友好、心疼。大家看我没在意,所以慢慢就当面也有人叫了。现在,已经是无所谓了。

主持人:即使头发都花白了,也不影响您的帅气。那“无胆英雄”呢?

陈勇:“无胆英雄”,这个就是半关爱半开玩笑了。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保养,身体不太注意,导致胆囊出了问题,所以做了胆囊摘除手术。后来有需要应酬去喝酒,老婆就会骂我。明知会骂,还是要去,所以就有了点“英雄”的气概,知道的人就戏称我为“无胆英雄”。后来,这个称呼也慢慢和许多工作场合、氛围联系在一起,特别是没条件创造条件硬着头皮上的时候,他们也这样叫我。

主持人:“无胆英雄”约等于“拼命三郎”。那“后勤部长”呢?

陈勇:“后勤部长”,类似于“内当家”,这是民间职务,没官方任命。我理解为是员工对我的要求、希望,因为我管的事比较细、比较碎、比较宽,所以一般的小事情,他们首先会想到我、找到我,只要找到我,我一般都不推,而且他们都知道我工作的一个特点:“盯、关、跟”,盯就是盯住,关就是关注,跟就是紧跟着。所以,找了我之后,我一般也都会有个交待,比较靠谱,这样很多人就把“后勤部长”戴在我身上。

主持人:这三个称呼您最喜欢哪一个?

陈勇:我还是想把“后勤部长”干干好。

主持人:您曾经是婺城区第八届人大代表,特别关注婺城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,尤其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,多次提交的议案也已经得到实施,可以跟我们分享下吗?

陈勇:期间,我先后提出关于治理城市空气污染、加快完成村庄规划修编调整、加强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及婺城“美丽经济”、设立社会公益性担保基金等建议,以上建议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、落实。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,我还提出《刑法应取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》《刑法应增加“恶意诉讼或虚假诉讼罪”》等法律法规的不适应条款修改意见建议。现在看来,国家层面也陆续出台了这些政策,应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。

主持人:我想问一下,一天24个小时中,您有多长时间是在工作状态中?

陈勇:不少于16小时。我想得比较多,思考得比较多。

主持人:做得也比较多,所以您是劳模。那么对于劳模精神的理解,也和我们分享一下吧。

陈勇:“劳模精神”我分两点来看,一是“劳”;二是“模”。“劳”就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劳动者。要具备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等精神内涵。“模”就是要示范带动、要传承、要与时俱进,要响应习总书记“勤于创造、勇于奋斗”的行动号召。二者必须兼具。“劳”容易,“模”难做,但只有在“劳”的基础上,把“模”做好了,“劳模”才是真正的劳模,“劳模精神”才能熠熠发光。“劳模”含金量高,我认为也正在于此。

主持人:市党代会提出了“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”的战略目标。高质量发展,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,您理解的共同富裕是什么?我们的发力点在哪里?

陈勇:“共同富裕”的三点思考:一是改革自邓小平提出来后,其实就有了“共同富裕”这个目标;二是改革的过程就是走向“共同富裕”;三是让一部人先富起来,本身就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。

一、从内涵来讲,共同富裕就要富裕、共享。

1、富裕:今天中国首要的问题,仍然是做大蛋糕,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,发展是第一要务,是国家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战略。

1)市场配置资源,走向共同富裕,重点首先在第一次分配,真正做到按劳分配、按要素分配。

2)保护私有产权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提高生产效率。

这样的政策,发展才能持续。

2、共享:就是分配。分配改革是阻力最大的改革之一,是马拉松长跑,不是百米赛跑,意味着整个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,必须在发展中解决问题。

1)去年817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研究促进共同富裕,“促进”是关键词;浙江省2021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特别强调:“脚踏实地、久久为功、不吊高胃口、不搞‘过头事’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”地推进“共同富裕”。这也验证了改革是马拉松式的。

2)共同富裕是承认收入、财富的差距,承认不同程度的富裕。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共同创造财富,差距肯定有;是实现普遍富裕的“差别共富”,不是“同步富裕”、“同等富裕”,要吸取历史上“左倾”的教训。

3)特别要强调机会均等。包括多方面:

①身份平等。促进就业,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产能力、技能、授人以渔,这样才能走得远,可持续。据统计,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比往年要增加100多万,GDP增加一个点可带动增加就业100多万。可见,GDP目标定在5.5%的意义是多方面的。

②公共服务更均等:养老、医疗、教育等。

现在网络上讲,“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”。这反映了当下社会年轻人都冲着一个目标去闯,这也提醒我们要不断打开阶层流动、上升的通道。

二、“共同富裕”对企业来说,首先就是企业自身要发展好。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筚路蓝缕,何以解忧,唯有发展!另一方面就是要讲社会责任担当,要以人为本,更加关注员工,更加重视客户、合作伙伴,更环保节能、科技向善,实现共赢、多赢。

1、企业财富要从比“富”到比慷慨度:正方累计近年来对外捐款330多万。

2、对待员工要从比“有”到比温度:对内部员工累计捐款捐物50多万。

3、员工收入要从比“高”到比全方位:拓宽员工收入渠道,使其更多元、更持续;增进员工技能,促进提升竞争实力;还要立足退休品质生活提高,未雨绸缪。

1)提高员工收入:我们去年开始做激励改革、股权完善。

2)促进员工成长:平均每年职工培训支出100多万用于其提高技能。

3)不断提高社保基数(全员统一标准),并从今年开始实施企业年金方案。因为企业和事业单位、政府的退休工资差距比较大,所以我们一方面提高社保基数,另一方面是实施企业年金提高退休生活品质。

4、不单纯追求规模,实业兴邦,追求高质量发展,特别要加大实验室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投入;努力在当地多纳税,这些年剔除异地项目税收,每年有3家下属企业上交婺城区超千万。

主持人:听了您的介绍,能感受到您在为员工谋福利方面做了很多,怪不得里里外外很多人说,您当工会主席是员工的福气。

陈勇:谢谢大家的认可,我会把它当作最高荣誉鞭策自己,努力做得更好!

主持人:在实现“共同富裕”的过程中,企业也展现着更大的担当。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像陈总这样的企业家与劳动者的共同奋斗,不但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、爱国情怀、勇于创新、诚信守法的企业家,也需要一大批敬业、奉献专注的劳动者和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。正所谓,“蓝图已绘就,奋进正当时”。今天非常感谢陈总来到我们直播间,欢迎您下次再来做客。